时间:2022-3-30,来源:共享建材汇 ,作者:

十个造价员有九个漏算,砖模工程量漏在哪?

 预转固时间短,一般预转固周期在70~90天。确实,我们中标的一个模拟清单重计量工程,招标要求在拿到图纸后的76天内完成全部的计量、计价与审核工作,然后转为固定总价。至于为何精确至76个日历日,百思不得其解。

 

时间紧,任务重,预算员们加班加点,奋力工作。由于预算员缺乏现场经验,就图纸论图纸,对工序、工艺的理解不深,在阶段性复核过程中,发现很多的工程量计算错误。这里分享伊老师讲的造价信息下载方法,百度“共享建材汇”即可 ,急需的可以先拿来用。其中,最具代表性且最能反映预算基本功的砖模,人人漏算,无一幸免。今天,就此和大家一起分析探讨一下预算员高频漏算这项工程量的原因。

现场、图纸与分析

工程现场:工程在小山的缓坡上,岩石层地基。山坡切土及基础土石方开挖采用了爆破施工,为业主独立发包。

 

由于是喀斯特地质,基础为桩基基础,梁式满堂基础下凹地梁(地梁锚于桩基承台)。旋挖桩在开挖后的基面上旋挖施工。经现场勘察和澄清答疑,业主土石方的开挖标高为桩承台下口标高+桩承台下垫层所占的厚度,也是业主移交的作业面标高(见下示意图)。

十个造价员有九个漏算,砖模工程量漏在哪?

 

图纸设计:设计的基础为梁式满堂基础,大小不等的主、次地梁的断面高度分别为600mm、500mm、400mm高不等(见图1)。个别楼还有700mm、450mm高的主次梁。

十个造价员有九个漏算,砖模工程量漏在哪?

 

分析:经与图纸的对比和分析,业主交付的作业面的标高,为桩承台的下口标高,同时也是断面高度最高的主梁的下口标高。

 

以此标高为交付作业面,是因为主次梁只有一二十厘米的高差,地梁、桩承台密集,石方的爆破施工根本不可能做到如此的精准,乃不得已而为之。

 

如选择高度最低的次梁的下口标高为交付作业面,则埋深超过次梁的主梁、承台需人工开凿一二十厘米深的石方(见示意图2),且主梁的工程量远大于次梁的工程量,且不说人工开凿的成本巨大,最主要的是为工期所不允许。所以,选择断面高度最高的主梁下口作为交付作业面,是科学正确的。

十个造价员有九个漏算,砖模工程量漏在哪?

 

十个造价员有九个漏算,砖模工程量漏在哪?

 

漏算的砖模

 

对预算员来说,计算规模并不复杂。所砌砖模的高度见示意图3。因为简单,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计算思路,相互之间也进行了沟通,同时也是一致的共识。

十个造价员有九个漏算,砖模工程量漏在哪?

 

因为业主交付标高的因素,所以,尽管次梁的埋深小于主梁,但砖模的高度却与主梁相同的。也就是说,整个基础地梁的砖模不分梁高、梁低,均与断面高度最高的主梁同高。

 

由此,埋深小于600mm梁,其砖模的工程量全部漏算。原因:就图纸论图纸,缺乏感性认知。

十个造价员有九个漏算,砖模工程量漏在哪?

 

漏算的混凝土垫层

 

虽然所有基础梁的砖模与断面高度最高的主梁相同,但浇筑的梁的断面不能随便改变。为保证梁的断面高度,需在梁砖模底进行二次填土,填至要求的标高后再浇筑梁的混凝土垫层,而砖模下也必须浇混凝土垫层。如此,砖模下的垫层与梁内的垫层上下交叉,与示意图3常规做法的梁相比,多出了两个100mm,合计200mm宽的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见示意图4)。该200mm宽的混凝土垫层工程量,所有人无一例外的全部漏算。

十个造价员有九个漏算,砖模工程量漏在哪?

 

十个造价员有九个漏算,砖模工程量漏在哪?

 

原因与思考

 

平心而论,对一个具备一定现场经验的预算员来说,上面的分析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对一个工地概念模糊、现场知识薄弱的年轻预算员来说,确实勉为其难。所以,可以理解这样的漏算。

 

1、由于地质的原因,这样的工法有它一定的特殊性。如是正常的土质地基,土方工程就会挖至筏板垫层的底标高,承台、地梁采用小型挖机+人工进行二次小开挖(见示意图5),可有效减少土方和回填土的工程量。如此,砖模的高度就与地梁的结构高度相符,计量就不会漏算。预算员的漏量,基于的可能就是这样的认知。

十个造价员有九个漏算,砖模工程量漏在哪?

 

2、如果现场正在施工,把自己计算的与实际结合起来加以思考,就会发现自己算错了,于是就会深究原因,找到答案。但问题在于此时还在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工程尚未施工,无法对比。对一个不了解施工技术的预算员来说,要考虑到这么多因素,要求确实高了点。

 

3、想要不漏算,一是必须了解业主交付的标高;二是熟知施工的工序流程;三是懂得施工工艺,全盘了解施工方案,方可做到不漏算。然而,工程刚刚接手,还在前期的组建准备,施工的组织、部署、方案未完成,团队尚未形成合力,要求年轻的预算员懂这么多,确实太过苛刻。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曾说过多次,预算是技术人员,不是财务人员;预算就是在脑海里施工的过程;预算就是知道了如何做,才能结合规则知道如何去算。一个工程有多少个分部分项、多少道工序、多少的工艺流程,凭书本上的那点理性认知,不可能真正知道如何做的。

 

以往的文章中我也曾说过,预算的主项是算,副项是懂施工,主项与副项就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叶子不茂,花就会枯萎。副项是为主项服务的,当你的副项不能为主项服务时,你的主项就不会变精。本案就是知道了怎么做,才能知道怎么去算,“懂施工,预算才更精”的典例。

十个造价员有九个漏算,砖模工程量漏在哪?

 

说在最后

 

从漏算原因的分析可知(预算不精施工、团队协作),如何做好预控,防止预算审核时的争议就显得非常重要。如:砖模是用一砖?还是半砖?一些超深部位是否下部用一砖半,上部用一砖砌筑(见示意图6),如何被认可等。

十个造价员有九个漏算,砖模工程量漏在哪?

 

同时可见,这样的施工工艺,成本很大,单单地套定额报价,必定大亏,报价时如何将此复杂工序引发的成本增高因素考虑进单价,考验的就是施工、预算、成本“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当然这是后话,不在今天的话题中。

 

漏算的第二个原因就是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力量,在当今这种高周转的背景下,预结算工作,已不完全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而是个系统工程,它体现了一个团队的执行力、凝聚力,反映出一个团队管理能力与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造价人的经验值在控制这些漏算方面非常重要。想要漏洞少,必须扎实基础,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才能提炼工程造价的本质。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内容字数:2632
点击数:2246
[ 打印当前页 ]

造价行业资讯

人工客服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