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在工程造价实务中的小研讨
工作中经常听圈子内的朋友说某某项目的二次构件采用植筋的方式与主体构件进行连接,编制清单时注意不要漏项。
由此引发思考:
1.什么是植筋?其施工工艺又是什么?
2.难道只有我们常说的二次构件才存在植筋吗?是否还有其他情况?
3.植筋的规范依据是什么?软件如何处理?如何进行手工计算?
4.植筋的计价又是如何考虑的?
一、钢筋植筋定义
植筋,又叫种筋,是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种钢筋后锚固利用结构胶锁键握紧力作用的连接技术。
工艺流程:弹线定位→钻孔→洗孔→注胶→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
适用规范: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13);
《混凝土后锚固连接》(14G308)。
二、植筋应用场景
1.主体结构加固
在维修加固工程中需要将新增加的加固钢筋与原结构构件有效连接,使工程达到加固的效果,在不破坏原有结构构件的情况下多采用植筋方式。在这分享造价机构下载信息价的方法,百度“共享造价协会”即可 ,还是挺方便的。
2.二次结构
在二次结构存在植筋的构件多为构造柱或圈梁,前者为竖向植筋,后者为水平植筋,单从施工难度对比,上部竖向植筋>水平植筋>下部竖向植筋。
3.砌体加筋
一般二次改造空间布局采用砌体墙作为分隔墙时,其内部砌体加筋采用植筋方式与主体构件进行有效连接。当然在大多数房建项目中为施工方便,施工现场也多采用植筋方式而不采用预留方式处理砌体加筋。
三、植筋工程计量
1.植筋计量
根据《重庆工程量计算规则CQJLGZ—2013》中计量规范,植筋按“个”计量。(注:国标13清单无植筋清单,但不代表植筋不计算。)
图示 重庆13清单说明
根据《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版规定,植筋连接按数量以“个”计算。
图示 重庆18定额说明
2.植筋规范
2.1根据14G308图集及JGJ 145-2013规程,对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为max(0.3ls,10d,100mm);对于受压钢筋最小锚固长度为max(0.6ls,10d,100mm);对于悬挑构件尚应乘以1.5的修正系数,即1.5*max(0.3ls,10d,100mm)或者1.5* max(0.6ls,10d,100mm)。其中ls为植筋的基本锚固深度,d为钢筋直径。
图示 14G308图集P13
图示 JGJ145-2013规程P62
2.2根据14G308图集及JGJ 145-2013规程,对植筋材质进行了说明,植筋选用的钢筋宜采用HRB400级钢筋(即日常所说的三级钢),且规程中明确表示不得使用光圆钢筋(即日常所说的一级钢)。
图示 14G308图集P6
图示 JGJ145-2013规程P14
3.软件计算
广联达软件对于构造柱、圈梁等钢筋计算设置中可以选择连接构造的做法,同时可以根据图集及规程要求设置计算锚固深度。
图示 软件计算方式
4.灵活计算
对于软件无法计算的植筋情况应采用手工计算,例如主体结构加固中形成的植筋、二次后砌墙体通长加筋采用植筋的工程量计算。
主体结构加固植筋根据图纸要求,按表格计算植筋根数,或者采用CAD软件偏移整列方式进行计算个数。此处推荐大家可以研究采用自定义线方式,提取自定义线箍筋根数的方式进行计算最为方便,且计算部位有据可查(注:此方法未考虑起步距)。
图示 自定义线计算方式
图示 主体加固植筋工程量
二次砌墙体通长加筋植筋工程量可以采用表格进行统计计算,也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自定义线方式进行计算(自定义点提取箍筋根数),当然还有直接提取砌体加筋钢筋根数进行提量(注:此方法的前置条件是钢筋定尺长度大于墙体长度),下面就如何直接软件提取砌体墙内植筋根数的方式进行讲解:
1)选择设置报表范围,只勾选各楼层砌体墙中要计算植筋的构件,钢筋类型只勾选直筋。
图示 软件报表设置范围选择
2)选择明细表中的“钢筋形状统计明细表”进行导出,此时表格中的根数总和乘以二就是需要计算的植筋根数。
图示 钢筋形状统计明细表
四、植筋如何计价
根据《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规定,植筋定额子目不含植筋用钢筋,其钢筋按现浇钢筋子目执行,当采用手算时应特别注意此部分钢筋用量需要计算并在现浇钢筋中进行计价。
点击数:2305
[ 打印当前页 ]